
一、当前市场核心矛盾
1. 需求端疲软持续压制市场
- 下游订单低迷:
塑编、注塑、膜厂等加工厂新订单不足,部分企业反映订单同比降幅达10%-20%,终端制品(如包装袋、家电外壳、管材)消费乏力,尤其是房地产后端需求(如门窗型材、管材)拖累明显。 - 高温假期冲击:
华东、华南等地区终端工厂陆续进入设备检修期(7-8月),开工率较淡季进一步下降5-10个百分点,叠加暑期工人休假,采购节奏显著放缓。 - 市场信心缺失:
贸易商和终端工厂对“金九银十”旺季预期谨慎,普遍采取“零库存”或低库存策略,刚需采购为主,投机性备货几无踪迹。
2. 供应端扩张加剧过剩压力
- 新产能集中释放:
- 山东某石化企业:40万吨/年PP装置已试产,开工负荷快速提升至9成,新增产能主要流向华北和华东市场,加剧区域竞争。
- 中海油大榭石化:二期90万吨/年装置将于7月底投产,华东市场供应压力进一步增大。
- 全年产能增量:2023年下半年计划投产产能超500万吨(包括镇海炼化、延长石油等项目),行业产能利用率可能跌破70%。
- 结构性过剩问题凸显:
新增产能以通用料(如拉丝料、均聚料)为主,与低端产品形成同质化竞争,而高端专用料(如高熔指纤维料、薄壁注塑料)依赖进口,供需错配持续。
二、下半年市场走势展望
1. 价格走势判断
- 三季度偏弱震荡:
- 需求淡季持续(7-8月),叠加新产能投放,市场供应压力加大,PP价格可能下探至成本线附近(约7000元/吨)。
- 成本端支撑有限:国际油价若维持低位(如布伦特70-80美元/桶),原料端对PP的支撑减弱。
- 四季度季节性回暖:
- 终端旺季(如“金九银十”基建赶工、双十一包装需求)可能带动订单小幅回升,但需警惕需求恢复力度不及预期。
- 价格反弹高度受限:新增产能持续释放,且下游对高价接受度低,反弹空间可能仅5%-8%。
2. 供需格局演变
- 供应端压力峰值:
3季度末至4季度初,山东、中海油等新装置全面投产,行业开工率可能降至65%-70%,炼厂库存压力倒逼降价去库。 - 需求端边际改善:
- 基建托底政策(如专项债发行、老旧小区改造)可能提振部分工程塑料需求。
- 出口市场或成亮点:东南亚、中东需求复苏可能分流国内过剩产能,但需关注汇率波动和贸易壁垒风险。
三、风险与变量提示
- 原油价格波动:
- 若地缘冲突升级(如中东局势紧张)推升油价至90美元/桶以上,PP成本支撑增强,价格可能止跌企稳。
- 反之,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导致油价跌破70美元/桶,PP成本下移空间打开。
- 政策干预力度:
- 国内稳增长政策(如消费券发放、房贷宽松)可能提前提振终端需求,改变淡季疲态。
- 环保限产政策(如秋冬采暖季停工)可能阶段性收紧供应,但预计力度弱于往年。
- 产业链库存转移:
- 贸易商和下游工厂低库存状态下,若出现集中补库可能引发短期价格脉冲式反弹,但持续性存疑。
市场资讯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
市场资讯均具有时效性,仅供学习参考。https://u8qh.com//zmt/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