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内贸船燃市场行情的总结及下半年展望
一、2025年上半年市场回顾
1. 价格走势特征
- 先涨后跌,呈“阶梯式”波动:
- 一季度上涨:低硫渣油等原料价格环比上涨8.7%(+345元/吨),推动内贸船燃成本上升,180CST价格在2月20日当周达到上半年峰值5508元/吨。
- 二季度下跌:需求进入淡季,原油震荡下行带动原料价格回落,180CST价格连续下跌,6月12日当周收于上半年最低价5005元/吨,较峰值下跌9.1%。
- 均值同比下跌:上半年180CST均价5230元/吨,同比下跌3.84%,反映供需偏弱态势。
2. 驱动因素
- 一季度上涨核心逻辑:
- 原料成本推动:低硫渣油均价环比上涨8.7%,叠加其他原料(如沥青、重油)价格走强,炼厂生产成本上升。
- 供应端收缩:部分炼厂检修导致区域供应偏紧,叠加节后终端补库需求释放。
- 二季度下跌核心逻辑:
- 需求淡季:航运市场步入传统淡季,终端刚需减弱,贸易商采购意愿降低。
- 原油拖累:国际油价震荡下行,原料成本松动,市场悲观情绪加剧,导致价格高位回落。
- 库存压力:前期价格上涨期间积累的库存需消化,贸易商降价去库。
二、2025年下半年市场展望
1. 核心预判
- 价格走势:预计下半年180CST价格呈“先涨后跌”趋势,运行区间5150-5330元/吨,全年均价5245元/吨(同比跌2.0%)。
- 驱动逻辑:
- 三季度上涨支撑:
- 需求回暖预期:国内航运市场旺季来临,终端刚需(如大宗商品运输、夏季能源保供)复苏,对船燃需求形成直接提振。
- 成本端支撑:若原油价格企稳或反弹,原料成本可能回升,叠加炼厂秋季检修计划,供应端或阶段性收紧。
- 四季度下跌压力:
- 需求转淡:冬季航运需求季节性回落,终端以刚需采购为主,市场缺乏投机需求支撑。
- 供应宽松:新增产能或检修结束后的产能恢复可能增加市场供应,叠加年末清理库存需求,价格承压。
- 三季度上涨支撑:
2. 关键风险与变量
- 原油价格波动:若国际油价超预期下跌(如全球经济衰退、OPEC+增产),可能拖累船燃成本下行;反之,地缘冲突或减产深化可能推升成本。
- 航运需求恢复力度:国内经济复苏节奏(如基建投资、出口表现)直接影响航运活跃度,若需求不及预期,可能抑制价格上涨空间。
- 政策与环保因素:船舶排放新规(如硫含量限制)可能加速高硫燃料替代,但若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可能弱化需求支撑。
- 供应端扰动:炼厂意外检修、原料短缺或进口配额变化可能导致区域性供应紧张,短期推高价格。
市场资讯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
市场资讯均具有时效性,仅供学习参考。https://u8qh.com//zmt/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