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农产品期货集体走弱,多重利空因素压制谷物市场
2025年7月25日(周五),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农产品期货市场呈现全线下行态势,其中小麦、玉米及大豆主力合约周内均告收跌。市场分析指出,全球供应充裕、天气前景改善以及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构成当前主要压力。
小麦市场承压于季节性供应洪峰
受北半球夏季收获季集中上市影响,全球小麦供应持续宽松,尽管美国出口需求保持强劲,但仍未能抵消市场整体供给过剩的局面。当日CBOT小麦期货Wv1合约收跌3/4美分,报每蒲式耳5.38-1/4美元。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当周,美国小麦净出口量达71.2万吨,处于市场预期高位,印证其作为全球最具价格竞争力小麦来源的地位。不过,北达科他州年度作物巡查结果显示,该州硬红春小麦单产预计为49.0蒲式耳/英亩,较去年创纪录的54.5蒲式耳明显回落,且周边产区作物长势呈现显著分化——明尼苏达州作物状况接近历史最佳水平,而蒙大拿州此前曾被评估为史上最差等级。
玉米遭遇丰产预期与理想天气双重打击
玉米市场本周跌幅尤为突出,主力合约Cv1周累计下跌近2.05%。市场普遍预计美国将迎来历史性丰产,叠加气象模型显示8月份中西部主产区夜间温度将维持温和,有利于作物关键的灌浆期生长,进一步强化丰产预期。交易商表示,当前玉米市场正面临来自天气条件的显著压力。
大豆出口疲软拖累价格走势
大豆期货同样承压下行,主力合约Sv1收于每蒲式耳10.21美元,下跌3/4美分。美国周度出口销售数据持续低迷,徘徊于市场预期下限,反映出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市场参与者密切关注特朗普政府8月1日关税政策的最终期限,尽管美欧贸易谈判取得进展的迹象令部分交易员持谨慎态度,但贸易模式重大转变仍未显现。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农业部最新证实多笔大宗出口交易:向韩国出售14万吨新作玉米,向墨西哥出口102,870吨玉米及142,500吨新作大豆。
跨大西洋贸易协议曙光初现
欧盟官员披露,欧美双方有望在本周末达成贸易框架协议,此举或将终结困扰欧洲工业数月的政策不确定性。市场普遍认为,该协议若达成将对农产品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从盘面表现看,三大主力合约本周均以阴线收官:小麦Wv1下跌3/4美分,玉米Cv1下跌1/4美分至4.19美元,大豆Sv1亦下跌3/4美分。StoneX高级市场分析师Mike Castle指出,虽然北达科他州占美国春小麦产量半壁江山,但其邻近州的作物状况差异巨大,这种区域分化特征正在重塑市场对整体产量的评估。
市场资讯均具有时效性,仅供学习参考。https://u8qh.com//chanye/jieneng/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