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期货数据解读

上期所金属仓单异动解码-产业供需格局深度透视




数据报告

在2025年10月14日,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期所)公布了当日贵金属与有色金属品类的仓单存量及其动态变化情况,具体详情如下所示:

国际铜期货方面,其仓单规模达到9189吨,相较于前一交易日呈现出显著增长态势,增量高达2171吨;常规铜期货的仓单量为36295吨,较上一交易日大幅增加3405吨;铝期货仓单总计63176吨,虽增幅较小,但也实现了25吨的增长;锌期货仓单则为58494吨,与前一交易日相比减少了1120吨;铅期货仓单数量为30705吨,较之前有所上升,增加量达1136吨;镍期货仓单降至25027吨,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45吨;锡期货仓单同样出现下滑,现为5627吨,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18吨;氧化铝期货仓库仓单表现突出,总量攀升至210994吨,较前一交易日大幅增长13836吨;黄金期货仓单达到72183千克,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455千克;而白银期货仓单则有所收缩,当前为1063072千克,较前一交易日减少61384千克。



数据观察

根据上海期货交易所发布的仓单数据观察,贵金属与有色金属市场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分化特征。该变化既体现了产业链供需关系的动态调整,也反映出市场交易策略与资金配置方向的转变。

在基本金属类别中,国际铜与沪铜的期货仓单数量均有显著提升,分别增长2171吨与3405吨,显示出下游制造业领域补库存需求的逐步释放。作为电力设备和新能源产业的关键原材料,精炼铜库存的积累可能源于两方面因素:其一是生产企业在价格高位阶段加快出货以锁定收益;其二是贸易环节为应对潜在的供应不确定性而进行的战略性储备。相较之下,锌和锡则出现库存下降,分别减少1120吨和118吨,反映出镀锌板等下游应用领域的阶段性采购动力有所减弱,或与前期订单逐步消化带来的短期供需关系调整有关。

氧化铝仓单出现显著波动,单日增加13836吨,总量达210994吨。作为电解铝生产的前端原料,其仓单规模的大幅上升可能指向两种情形:一是市场参与者基于铝价上涨预期而进行的原料囤积行为;二是大型生产企业集中注册仓单所带来的结构性影响。这一现象需结合产能运行效率与进出口动态进行进一步评估。

贵金属板块则表现出明显的两极态势。黄金仓单增加1455千克,延续了其作为避险资产的配置逻辑,与全球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的背景相符。而白银仓单则大幅减少61384千克,显示出其工业属性在制造业周期波动中的敏感性。此种金银比值的扩大现象,通常出现在经济增速放缓但尚未触发系统性风险的过渡时期。

铅品种逆势增长1136吨的表现值得关注。作为汽车蓄电池的核心材料,该数据可能反映了替换周期的启动以及电动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与此同时,镍仓单微降245吨,提示不锈钢产业或进入季节性产能调整阶段,需关注库存向终端传递的节奏变化。

根据近期大宗商品市场数据,仓单变动情况反映出清晰的产业链传导特征:上游原料供应呈现扩张态势,中游冶炼环节出现结构性分化,下游消费领域则依据各自行业周期呈现差异化走势。这种多层次的市场动态构成了经济运行的微观映射,为研判大宗商品市场趋势提供了重要观察维度。(U8期货网)



【数据来源上海期货交易所】

免责申明:文章仅供学习参考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https://u8qh.com/shujujiedu/67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163596056